▍趨勢造就驅勢
人工智慧(Artificial Intelligence,以下簡稱AI)正以驚人的速度發展,早已滲透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中,從社群媒體的推播、有問必答的聊天機器人、汽車自動駕駛,到醫學影像判讀等,都可窺見AI技術的身影。
在這股AI浪潮下的競爭,許多網路和電子科技巨頭也將觸角延伸至生技醫療領域,積極佈局。例如,Google旗下的DeepMind開發了AI系統AlphaFold,能夠準確預測蛋白質折疊結構,此類技術對於新藥開發和疾病研究相當重要;Microsoft則推出了Azure Health Bot平台,幫助醫療機構大規模建構和部署人工智慧對話式醫療服務系統;IBM的Watson Health也利用AI和數據分析,提升醫療決策的準確性,支持癌症等疾病的個人化治療方案。今年,Neuralink在癱瘓患者腦內植入晶片的案例更是備受矚目,該晶片含有超過1000個微電極,能夠精確地讀取和傳輸大腦的神經信號,首例接受該手術的患者已能夠用意念控制裝置來玩遊戲、瀏覽網頁,和觀看直播,此成就可能徹底改變神經疾病的治療方式。
隨著這些科技公司的加入,未來的醫療產業將不再僅由製藥或醫材公司主導。越來越多的科技公司,挾帶母業厚實的AI技術,正逐步跨越領域鯨吞蠶食著這塊大餅。
隨著這些科技公司的加入,未來的醫療產業將不再僅由製藥或醫材公司主導。越來越多的科技公司,挾帶母業厚實的AI技術,正逐步跨越領域鯨吞蠶食著這塊大餅。
▍醫療產品的護城河–法規查驗與登記
醫療產品(Medical Products)和一般消費性產品不同,對人體的健康照護可產生直接或間接的影響,無法像一般消費產品說上市就上市,必須在政府一定的監管下,才能被病患或醫護人員所取用。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(U.S.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,以下簡稱FDA) 便肩負此監管的重責大任。
FDA近年接獲申請或批准使用AI技術於醫療產品上的數量激增,讓人措手不及。藥物和生物製劑類的申請量,從2017年的1件,在短短六年間飆升至2022年的180件。細究這些申請案,AI應用的範圍相當廣泛,包括藥物發現和老藥新用(Drug discovery/repurposing)、藥物毒性預測(Drug toxicity prediction)、臨床試驗的篩選設計、藥物或劑量的選擇或優化、監測患者對試驗藥物的順從性、臨床試驗指標與生物標誌物評估,以及藥品上市後的監測等。而在醫療器材方面,FDA所核准的AI賦能醫療器材(AI/ML-enabled devices)數量,也從2015年的5件,激增至2022年的139件。如此大量AI技術應用的審查工作,正如洪流般地湧向FDA。作為國際醫療產品規範的領航者,FDA在這波AI科技浪潮下,將如何掌舵,引領大家航向未知的醫療新世代,值得我們密切關注。
-
Drug Discovery
-
Drug Repurposing
-
Drug toxicity prediction
-
Enhancing clinical trial design elements
-
Dose optimization
-
Endpoint/biomarker assessment
-
Postmarket surveillance
AI Applications on Drug Development
▍AI醫療進步神速與FDA的態度
優秀的業者會依循FDA制定的規範,準備醫療產品開發中每個環節所需的試驗和資料,以將審查過程中的時間成本與機會成本降至最低,加速產品推向市場。然而,如果監管機構的規範缺乏預測性和明確性,業者在產品開發上將無所適從,這不僅會阻礙醫療科技的發展,也會損害患者獲得創新醫療產品治療的權益。因此,AI在醫療產品的應用上,不論是技術需求端還是供應端,都迫切需要明確的標準與規範。
今年3月,FDA正式發布了《人工智慧與醫療產品:CBER、CDER、CDRH及OCP如何協同合作》(Artificial Intelligence & Medical Products: How CBER, CDER, CDRH, and OCP are Working Together),以下簡稱AI白皮書,揭示了FDA轄下四大中心在未來管理AI醫療產品時的四大重點領域,為產業界、政府機構、學術界及研究單位提供了一個概略的指引方向。
AI醫療產品的審查將由FDA轄下四大中心針共同協作
▍什麼是AI醫療產品?
在進入白皮書的解讀之前,我們必須先了解此AI白皮書中所提及的醫療產品(medical products)定義為何,才能對法規所要規範的品項範圍有具體的概念。
此AI白皮書中所提及的醫療產品(medical products)乃是依據美國《聯邦食品、藥品和化妝品法》(FD&C Act)定義的四大類產品:生物製劑(biological product)、藥物(drug)、醫療器材(device)以及複合性產品(combination product),由白皮書中提及的四大中心各自分工監管。
那麼,什麼是AI醫療產品呢?對於藥物或生物製劑來說,最終產品(Finished Product)本身並不包含AI技術,AI的應用通常是在早期開發階段,如藥物發現(drug discovery)。然而,許多醫療器材則是AI賦能的產品,也就是說,這些器材的最終產品中嵌入了AI技術。因此,我們可以理解,整個醫療產品的生命週期中,任何使用AI技術的階段—從構想、設計、製造到上市後的監控—都可能納入FDA的監管範圍。FDA並未對這些使用或包含AI技術的醫療產品提供特定的簡稱。為了簡化表述,本文將應用AI所開發(AI developed)或AI所賦能(AI enabled)的醫療產品統稱為「AI醫療產品」(AI Medical Product)。
AI白皮書依據《FD&C Act》所定義的醫療產品範疇
▍解讀AI白皮書:沒有重點的重點?
坦白說,這份AI白皮書讀起來更像是FDA在管理AI醫療產品上所設定的未來重點工作方向的概述,所以如果讀者期待從中獲得具體的規範內容,可能會感到失望。儘管如此,本文仍會盡力從中提取關鍵訊息,並以簡明易懂的方式介紹給大家。
在白皮書闡述四大重點領域之前,大標題寫著「在醫療產品開發與醫療產品中負責任地使用AI」(Responsible Use of AI in Medical Product Development and in Medical Products)明確表明了USFDA未來四個重點領域的核心價值,即「負責任地使用AI」(Responsible Use of AI)。
「負責任地使用AI」意味著在醫療產品開發及應用中,必須以道德、安全和謹慎的方式運用AI科技,並充分考慮其對個人、社會和環境的影響。例如,確保科技的應用能保護人們免於傷害,促進健康與安全;保護個人資料,防止隱私權被侵犯;確保科技對所有人平等開放,避免社會不公或歧視;明確規範科技的使用並保持透明度;預見並解決科技可能對環境和社會帶來的長期影響。簡言之,負責任的使用AI是指在使用AI技術時,必須謹慎考慮其對社會的影響,確保其對社會有益並避免造成傷害。
接下來,我們將深入探討這一核心價值所延伸出的四大未來重點領域。
重點領域1:促進合作
FDA計劃與AI開發者、患者團體和國際監管機構等利益相關者建立合作夥伴關係,旨在制定「以患者為中心」的法規辦法(patient-centered regulatory approach)。儘管白皮書中並未明確說明FDA將如何徵求意見,但可以推測,可能會透過舉辦公開研討會或網絡研討會(Public Workshops and Webinars),或發佈討論文件(Discussion Papers)等方式,收集各界對AI醫療產品在透明度(transparency)、可解釋性(explainability)、監管(governance)、偏見(bias)、網絡安全(cybersecurity)和品量保證(quality assurance)等方面的反饋。
此外,FDA還將推動針對監管機構、醫療專業人員、患者、研究人員和業界的AI教育計劃,以確保AI技術的負責任使用。同時,FDA將積極與全球夥伴合作,例如,IMDRF (International Medical Device Regulators Forum),制定和統一評估AI醫療產品的標準、指引和作業規範等,確保這些評估標準能一致地適用於許多國家。
重點領域2:推動創新
FDA將制定更具可預測性(predictability)和明確性(clarity)的管理法規,避免開發者無所適從而阻礙科技發展。具體來說,FDA將持續監控AI的發展趨勢,允許業者在產品核准上市前提交「及時調整(timely adaption)」,以利審查標準能夠與時俱進,避免耽誤新穎AI醫療產品推展上市。
FDA將制定更具可預測性(predictability)和明確性(clarity)的管理法規,以避免開發者因規範不清而延宕產品開發,阻礙科技發展的速度。具體來說,FDA將持續監控AI技術的發展趨勢,並允許業者在產品核准上市前提交「及時調整(timely adaption)」,以確保審查標準能隨著技術進步而更新,進而避免延誤新穎醫療產品上市的進程。
先前FDA已發布一些與AI醫療產品相關的措施,如2023年的「使用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於藥物與生物製劑的開發(Usi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& Machine Learning in the Development of Drug & Biological Products)」、「先進製造評估的法規框架(Framework for Regulatory Advanced Manufacturing Evaluation)」(FRAME),以及「基於AI/ML技術的醫療設備軟體行動計劃(Artificial Intelligence/Machine Learning (AI/ML)-Based Software as a Medical Device (SaMD) Action Plan)」等。未來,FDA將基於這些既有的措施,繼續發展更具體的指導文件。例如,CDRH和CDER承諾在2024年發布以下指導文件的草稿或最終版本:
- Final guidance on predetermined change control plans in marketing submissions for AI-enabled device software functions
- Draft guidance on life cycle management considerations and premarket submission recommendations for AI-enabled device software functions;
- Draft guidance on considerations for the use of AI to support regulatory decision-making for drugs and biological products
重點領域 3:統一標準和指南
FDA於2021年與加拿大衛生部(Health Canada)及英國藥品與健康產品管理局(Medicines and Healthcare products Regulatory Agency, MHRA)共同制定了「Good Machine Learning Practice (GMLP) for medical device development」。未來,FDA將以此指導原則為基礎,持續細化與深化各區塊的管理,包括網路安全問題、長期安全性和性能監測的作業規範、確保用於訓練和測試AI模型的數據適用性,以及醫療產品發展過程中使用AI工具與系統的品質保證等。
重點領域 4:支持AI研究
FDA將支持與研究AI對醫療產品安全性(safety)和有效性(effectiveness)影響的相關計畫。例如如何陳述出AI產品開發過程中可能引入的偏見、風險管理、醫療產品開發中使用AI所涉及的健康不平等(Health inequities )等問題,以及監測醫療產品開發中使用的AI工具是否遵循標準等。
▍總結—AI醫療創新與安全間的平衡
從FDA的AI白皮書中可以明顯看出,監管AI醫療產品面臨著諸多挑戰,涉及的層面相當廣泛,此歸納總結為以下三個層面:
- 法規框架的適應性不足:傳統的法規框架難以全面涵蓋AI技術的多樣性和複雜性,因此監管機關需要不斷開發新的評估方法,以確保應用AI在醫療產品中的風險能夠被控制,而且符合安全標準。
- 技術發展與法規更新的脫節:AI的發展速度超越了法規更新的步伐,AI科技分秒都有突破性技術發表的可能,這意味著法規必須更加靈活,能夠隨著技術環境的變化進行滾動式調整,才能有效應對不斷更新的技術。
- 跨領域的專業需求:AI應用涉及跨學科的知識,這使得監管過程中需要大量具備AI背景的專業人才,不僅仰賴這份專業進行審查工作,更需與技術開發者、醫療專家和其他利益相關者共同合作,制定合時合宜的法規,因此專業人力上的短缺也是一大考驗。
AI是一項迅速發展且不斷演進的技術,未來將帶來更多新的挑戰與機遇。如果法規過於僵化,可能會限制醫療科技的創新,但若缺乏適當的監管機制和標準,又可能增加風險,損害患者的醫療權益。這就是AI醫療產品發展中面臨的兩難之處。各國的監管機關必須靈活調整法規,才能在創新與安全之間取得平衡,既推動技術進步,又避免風險失控。
美國發佈的這份AI白皮書,至少向公眾展示了監管單位對AI醫療產品未來的工作重點,相信可緩解一定程度的焦慮,也傳遞了安撫的訊息:
「大家請放心,我們聽到你們的聲音和需求了。我們已經確立了四大領域的工作方向,未來將快馬加鞭全力推進這些項目,請給我們一些時間。」
AI醫療產品勢不可擋,USFDA準備好了嗎?我們準備好了嗎?
再等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