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nsilico Medicine–利用生成式AI重塑藥物發現的未來 (中)

(圖片來源:Insilico Medicine官網)

透過上一章節的介紹,我們對Insilico的AI藥物開發核心平台Pharma.AI中的三大模組功能已有基本認識,包括靶點發現平台PandaOmics、分子設計平台Chemistry42,以及臨床預測平台inClinico。這些模組相互連結,形成了一個端到端的藥物開發解決方案,能在藥物研發的各個階段提供支援和預測。而本篇將進一步解析Insilico的pipeline,透過這些實績案例,進一步了解Insilico到底藉由Pharma.AI創造了什麼?如何從研發的項目具體展現AI技術在生物醫藥領域的應用實力?進而大幅縮短藥物開發的時間與提高成本效益。

▍Pharma.AI 平台實績—Insilico Pipeline

透過Pharma.AI整合的端到端藥物開發流程,Insilico的pipleline目前發展出了31個項目,總計29個不同的藥物靶點。下表為Insilico官網目前所更新的pipeline列表,這裡所呈現的並非所有的項目,而是大部分從discovery階段便透過其AI平台開發的案子。

Insilico Medicine Pipeline (資料來源:Insilico Medicine 官網)

我們以此pipeline的資訊為基礎,透過多方資料的搜尋與比對,撈出每一個項目相對應的Insilico 化合物代號,重新統整如下表:

Insilico Pipeline 項目發展現況 (資料彙整:黃霈穎)

透過解讀上表,我們可以得出以下幾點主要的訊息:

首先,Insilico主要專注於罕見疾病與腫瘤癌症的藥物開發,鎖定醫療需尚未被滿足的領域,這些領域的藥物開發通常具有高度挑戰性,但市場需的求和潛在回報也相對可觀,這也是目前主流的產品開發方向。

再者,多數項目自靶點識別階段起,便全面利用Insilico自身的AI平台進行開發,目前已有多個項目通過IND(臨床試驗申請)審查,其中7個已成功進入臨床試驗階段。這種自上而下的開發策略,具體展現出其端到端的整合能力。

另外,Insilico還採取了同一化合物多適應症的平行推進策略,意即他們會針對一種藥物進行多個不同病症的開發,這樣能更有效地利用資源並加速新藥進入市場。

最後,Insilico的對外授權合作通常發生在項目通過IND審查後,這是可以理解的,畢竟再怎麼完美的前臨床數據,最終仍需臨床試驗驗證其安全性和有效性。藥廠對能進入或已進入臨床試驗的項目,較能說服內部進行投資與合作。

▍INS018_055—全球首款進入PhaseII的AI 生成藥物

INS018_055從靶點識別到進入臨床階段僅耗費30個月左右(資料來源:Insilico官網)

INS018_055(ISM001-055)是2019年Insilico針對特發性肺纖維化(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, IPF)開發的一種候選藥物,是Insilico目前進展最快的項目,這一項目充分展現了Insilico的AI技術如何實際地應用在端到端的藥物開發流程上。

INS018_055的開發始於PandaOmics平台的靶點識別,在這一階段,Insilico通過分析大量的基因組數據和文獻資料,成功識別出一個新的靶點,並評估其可藥性。隨後,利用Chemistry42平台設計出能針對該靶點進行治療的新型小分子抑制劑,然後進一步地往臨床試驗階段推進。

INS018_055的Phase I人體試驗在紐西蘭進行,初步結果顯示,該候選藥物表現出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,並且在改善患者病情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效。目前(2024年9月),Insilico也完成了INS018_055在中國執行的Phase IIa臨床試驗,此試驗是一項隨機、雙盲、安慰劑對照的試驗,招募了71名來自中國21個地點的特發性肺纖維化(IPF)患者。患者被隨機分配接受安慰劑、每日30毫克(QD)、每日兩次30毫克(BID)或每日60毫克的治療,為期12週。試驗結果顯示INS018_055在所有劑量水平上均達到了安全性和耐受性的主要療效指標。而美國同樣的Phase IIa也同步執行,目前正積極招募患者中。

不知道看到這邊,您是否也有和我一樣的疑問呢?從Insilico發表其預測臨床試驗平台inClinico的文獻得知,inClinico 的主要功能之一是預測第二期臨床試驗的成功機率,尤其只評估一個藥物在完成第二期臨床試驗後,能否順利進入第三期試驗的機會和成功率。那麼針對INS018_055的二期臨床試驗,inClinico的預測結果又是如何呢?就目前公開資料,我無法找不到相關訊息,我個人的答案是有的,但至於為何不公開,不管結果好壞,想必多少會影響利益相關人的投資決策。

撇開臨床試驗結果不談,綜覽INS018_055一路的發展,從靶點識別、候選藥物設計,到進入臨床階段,整個流程Insilico僅花了約30個月,確實體現了AI技術在藥物開發中的應用的實力,也為未來更多AI設計的藥物進入臨床試驗增進了不少信心。

▍看似平凡的不平凡

如果我們將視角從聚焦單一項目的成功轉移到俯瞰Insilico整體pipeline的發展圖,不少人可能會覺得,與那些擁有廣泛且多樣化項目的大型製藥公司(Big Pharma)相比,Insilico的pipeline規模似乎不太起眼。然而,重要的是要理解這背後的差異和挑戰。傳統的小分子藥物開發通常需要六至七年的時間,從最初的發現階段一路推進到臨床二期。這過程耗費巨大的人力、物力及財力,而且充滿了不確定性和高失敗風險。相比之下,Insilico自2020年推出PandaOmics以來,僅用四年的時間便取得目前的pipeline成績,這顯示了AI技術在加速藥物開發上的巨大潛力。

Insilico的Pharma.AI平台結合PandaOmics、Chemistry42及inClinico三大模組,讓從靶點識別、分子生成到臨床試驗預測的每一個環節都更加高效化。這種端到端的整合,使得新藥開發變得更快速、更具成本效益。從這個角度來看,Insilico雖然在規模上不及傳統大藥廠,但其速度、創新和靈活性確實顯示出與傳統模式的顯著差異。

此外,值得一提的是,Insilico的這些成就只是Pharma.AI平台發展初期的結果。隨著AI技術日新月異的進步,未來Insilico的整體開發流程將比現在更優化。這意味著Insilico將有可能花比現在更短時間,產出更多具競爭力的項目。我們拭目以待類似Insilico主推AI藥物開發的公司,未來在全球生物醫藥的供應鏈中,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。

下一章節,我們將深入探討Insilico如何利用智能藥物開發平台Pharma.AI,開創商業模式與創造收益。

▍本篇思路

《賦智圖》

Thinking Map & Takeaways

返回文章分類